尿〈英文Urine〉,又稱尿液或小便。是人類和脊椎動物為了新陳代謝的須要,經由泌尿系統及尿路排出體外的液體分泌物。排出的尿液可調節機體內,水和電解質的平衡,以及清除代謝廢物,尤其是退化變性的蛋白質和核苷酸所產生的含氮化合物。
尿的形成
血液流經腎臟時,血漿中的水分和所有晶體物由腎小球濾過進入腎小管,此為原尿。其後腎小管將原尿中的營養物質、大部分水分和無機鹽重新吸收回血液,然後排出含有少量氨的代謝產物和鹽類的水溶液,稱為終尿。終尿經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最終排出體外。
尿的成份
類尿液之中,95%~97%為水,固體成份約占3%~5%,固體成份如含氮廢物〈尿素、尿酸〉、電解質、毒素、色素、激素、肌酐、氨等非蛋白氮化合物。其PH值〈5.0~7.0〉平均約為6.5,比重則為1.010~1.030,尿的酸鹼值受食物性質的影響變化很大。
尿的顏色
正常的尿是淡啤酒色且是透明的。但其濃度及顏色可因所吃的食物而有所變化,如吃紅色火龍果,尿液可為淡紅色。吃多量紅蘿蔔,尿呈黃亮色。
先師 臺大醫院腎臟科主任 陳萬裕教授,課堂上一再強調「尿」的重要,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它、注意它、正眼看它。因為從尿液肉眼檢視,即可了解身體是否在健康狀態。個人在門診中,就常建議病患購買帶有刻度的透明量杯,每天最少一次尿在量杯中,這樣既可測知尿量多寡,以便調整應該有的攝水量,同時也能及早發現問題。
通常成年人的膀胱內的尿液容量若達到400至500cc,就會超過了膀胱肌或稱迫肌〈detrusor〉所能調節的能力。因此只要膀胱內尿量達到150至250cc時,就會產生尿意。正常人一天排尿四至八次,而每日〈24小時內〉排出的尿量在1000~2000cc之間,一般為1500cc。尿量太多,則體內水分喪失過甚,容易導致脫水。尿量太少,則代謝尾產物,如尿酸、尿素、肌酐等,將聚積在體內,若堆積在關節周圍的軟骨便發生關節炎、痛風;若積在腎臟間質部位則會影響到腎臟功能異常。而無尿的後果則更為嚴重。
無尿:〈日均量〉少於100cc
少尿:〈日均量〉100~500cc
正常量:〈日均量〉1000~2000cc
多尿:〈日均量〉多於2500cc
尿液初步檢驗是查看有無紅血球〈RBC〉、白血球〈WBC〉、表皮細胞〈Epi〉、圓柱體〈Cast〉、膿細胞〈Pus〉、尿糖〈Glucose〉、潛血〈OB〉、尿液蛋白質〈Protein〉。
另外常有頻繁的尿意,而排尿量很少、或是夜間多尿、排尿時疼痛,可能是膀胱炎、腎臟炎、前列腺肥大、尿道問題等。尿液混濁,可能有幾種原因:如細菌感染、混雜了紅血球或白血球、含有大量結晶物質。白血球增多可能是膀胱炎或急性腎盂腎炎。紅血球太多表示尿裡有血,可能是腎臟炎、腎臟癌、膀胱炎、腎結石等。尿液白濁是含有蛋白尿,可能腎功能出了問題。但生理性如劇烈運動後、酷寒時或情緒激動所引起之尿蛋白,短期內可恢復正常,則與疾病無關。總之尿的顏色太深、太淺、變紅、變濁、有泡,就該留意一陣子,沒有改善就要就診做檢查。
〔附記〕門診時總是會告訴病人要多喝水,就曾有病人問道,到底要喝多少水?雖然原則上「成人一天的排尿量大約是一天攝取水量的一半」,但每個人的流汗量,因其工作、接觸環境溫度差異而導致其排尿量的多寡有所不同。因此最好的回答,就是只要達到每日尿量在1500cc左右為準,除了食物中所含的水份外,須要喝多少水才能達標,就各自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