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的A先生,因罹患一種神經退化的疾病,導致多年來逐漸的肌肉無力,行動困難。逐漸依賴輪椅,乃至需要時常臥床休息。逐漸的呼吸肌肉也受明顯影響,因此春寒時的一場感冒,就讓他迸發了嚴重的肺炎而緊急插管住進加護病房。
在加護病房經過好幾次的搶救之後,病況雖然逐漸回穩,但由於基本的神經肌肉問題,導致他無法回復自行的呼吸,因此醫師建議家屬:他需要接受「氣切」的手術。
「氣切」? 家屬聽到這名詞都直覺的害怕:「不是聽說做了氣切就是最後的處置了嗎? 為何還要讓他多受痛苦呢 ?」 、「都已經這樣了,讓他平平順順地(走)就好了 ,為何要在身上多留個傷口?」
他的家人在萬分不捨又不太明白什麼是「氣切」的情形下來問我的意見。我仔細詢問 A 先生目前的情形,知道他病情已和緩下來,神智也清楚,但就是必須插著管依賴呼吸器呼吸。因此在充分解釋「氣切」的方法與目的,同時也了解家屬真正的意願後,我建議他們應該聽從醫師指示,接受氣切。
『 氣管切開術,簡稱「氣切」,它是將氣管軟骨之間做橫向切開以建立人工呼吸道的一種手術。一般它是在「氣管內插管」(endo-trachial tube)一段時間之後的替代方案。氣切屬於一種支持性治療,簡言之它和治病本身的治療前景無絕對關係,不會改善病情也不致使病情惡化,它扮演的角色只限於為病患與醫師爭取治療傷病的時間,使治療的過程不致於因呼吸衰竭而影響病情。』
維持生命最重要的就是呼吸,在緊急救命的狀況下,第一要務就是維持呼吸道的暢通。但昏迷時,常因喉頭塌陷阻塞了呼吸道,因此必須立刻經由口(或鼻)中插入一條「氣管內插管」撐開塌陷的喉頭直接進入聲帶下方的氣管內,才能維持呼吸;然而「氣管內插管」的口徑小長度長,因此阻力大,通氣效果差。如果放置過久會導致病人更依賴呼吸器,而且易造成拔管後急性喉頭水腫阻塞,甚至聲帶的永久損害等問題。所以當超過一定時間而病人仍需依賴呼吸器時,則必須考慮其他替代方法。
「氣管切開術」就是這個重要而簡便的替代方法。
我們的氣管由肺部延伸上來,它本身具有環狀軟骨,可以保持固定的管狀構造不會塌陷。然而到了聲帶上方進入軟軟的喉腔,就依賴喉部的各種肌肉活動來開閉,所以我們可以說話、吞嚥、閉氣 …… 等等。可是一但肌肉無力時,它反而會塌陷而阻塞了呼吸;因此如果避開喉頭,從最接近皮下的頸部氣管位置作一個小切口,就可以直接放入一個較短而口徑大的「氣切管」:
『氣切把本來從嘴巴建立的呼吸通道改成由頸部建立,因而有下列好處:病患較舒服,活動較不受限,甚至可由口進食;不易滑脫且換管容易較安全;呼吸道清除效率佳(抽痰較容易);另外管子短,較小的呼吸道阻力更有助於病患呼吸器的脫離。』
這麼重要的救命方法,為何長期蒙受不白之冤,被誤以為做了氣切就是等死呢? 究其原因可能是以往「安寧照顧」的理念尚未普及時,許多本來就是末期或必定會成為長期植物狀態的病人,到最後一定會挨上這一刀,然後再拖延一段痛苦的末期日子。 相當多的這種例子被廣為傳播之後,反倒使一般大眾誤以為「氣切」就是「末期」。
事實上,決定預後的是病人原來的疾病。如果這疾病是很有機會挽救的,則氣切常常就是必要的救命方法。
A 先生接受「氣切」之後,呼吸順暢排痰容易,經過一段時間的加護治療,終於脫離了呼吸器。雖然由於他本身長期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而無法拔除氣切管,但最後他終究能夠神智清楚地戴著「氣切管」出院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