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一枝草 一點露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

  • 首頁
  • 社區關懷據點網絡
    • 社區據點資訊查詢
    • 好康報你知
      • 共餐好食
      • 終身學習
      • 社團活動
      • 電話/視訊關懷
      • 家庭訪視
      • 修繕服務
      • 跑腿代工
      • 共宿家庭
    • 據點專區
  • 社區醫療群網絡
    • 社區醫療群資訊
    • 家庭醫師服務
      • 登錄家庭醫師
      • 週期性健康維護
      • 自然功能療育
      • 用藥安全與減藥
      • 慢性病管理
        • 壓力情緒睡眠障礙
        • 胃食道疾病
        • 腸道慢性問題
        • 慢性呼吸問題
        • 肥胖代謝症
        • 高血壓
        • 糖尿病
        • 高血脂
        • 痛風
        • 初期慢性腎病
        • 慢性肝病
        • 慢性關節問題
        • 過敏免疫問題
      • 社區家庭備藥
      • 企業員工健康維護
      • 家庭醫師專區
    • 營養評估
    • 職能復健
    • 社區藥局
      • 慢性處方箋服務
      • 用藥諮詢
    • 醫院專科轉介
  • 會員專區
    • 入會申請
    • 我需要協助 Dr. Please
    • 我的終身歷
      • 我的健康筆記
        • 年度醫療支出預估
        • 身體量測記錄
        • 問卷記錄
        • 用藥記錄
        • 營養品補充記錄
        • 就醫記錄
        • 檢查及檢驗記錄
        • 手術記錄
      • 我的互助簿
      • 我的學經歷
    • 服務福利站
      • 聊天知識庫
  • 社區永續夥伴
    • 永續共同生產夥伴
    • 主題工作策進會 SDG Workgroups
      • 永續夥伴總召集人
      • 主題專家工作組
        • 分齡健康篩檢工作組
        • 飲食營養工作組
        • 體能活動運動工作組
        • 壓力情緒睡眠工作組
        • 公民參與工作組
        • 健康信息溝通工作組
        • 第三家庭工作組
        • 我的優勢卡工作組 (by ICF研究學會 廖華方)
    • 社區永續健康 COPC Task Force
      • 社區工作週期
      • 社區導向基層照護之論人計酬
    • 社群雲:三協生活科技
    • 終身歷:伸易自主健康
    • 保健知識庫
      • 陽明報報
    • 志工服務
      • 社區觀察員
      • 社團志工
      • 課程志工
      • 專案活動志工
  • 社區服務申請
    • 社區健康_社會處方集
    • 啟動社區發展
      • 治理單位
      • 發起人
      • 行政區域
    • 專案服務
      • 專案活動一覽
      • 主題工作
      • 指標(indicators)與目標 (objectives)
      • 行動策略與方法
      • 健康達人
  • 關於我們
    • 最新消息
    • 組織工作
      • 分會社區組織
      • 理監事
    • 台灣健康社區自主發展協會章程
    • 隱私政策 Privacy Policy
    • 會員權利義務說明
    • 公民論壇
    • 捐助支持
  • 手冊下載
  • Toggle search form

膽固醇為何有好?有壞? 周宏叡醫師 2020/10/28

Posted on 1 5 月, 20241 5 月, 2024 By Jeff Yu

我們常常在聽醫師解釋報告時有提到”好的”膽固醇和”壞的” 膽固醇, 為何膽固醇還有分好的跟壞的呢?這其中的原委是?

膽固醇是人體建構細胞膜所需的原料,也是膽酸(膽汁的重要成分)、男女性荷爾蒙的主要原料。此外,人體的皮膚曝曬在中波紫外線B(UVB)時,表皮層中的7-去氫膽固醇,會先轉變為非活性維生素D(又稱膽鈣化醇),再進一步經過肝、腎酵素的處理,最後形成至高生理活性的D3,因此膽固醇是維繫身體健康的重要物質,並非全然是不好的。

膽固醇的簡易分類:

    膽固醇(Chlolesterol)不管是食物來的或肝臟製造的本身並無所謂的好與壞。由於膽固醇不溶於水,無法直接經由血液運送至組織供細胞使用,必須藉由一種由脂肪與蛋白組成的「脂蛋白」(Lipoprotein)來載送。血液中之脂蛋白依離心後密度不同可區分為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HDL) 與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LDL)。HDL如同一部污泥清除車,會將周邊組織及血液中約30%的膽固醇,結合成親水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holesterol,簡寫HDL-C)而運送回肝臟分解代謝。由於高密度脂蛋白 (HDL)可減少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內膜。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俗稱「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LDL)載送膽固醇,形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由於LDL體積小,容易滲入動脈血管內膜中,慢慢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若加上病患本身具有多重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則會促成動脈粥狀斑塊,甚至形成血栓,導致動脈狹窄或阻塞,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被俗稱「壞膽固醇」。

壞膽固醇(LDL-C)的清除與代謝:

    LDL-C在體內濃度的高低與下列四者息息相關,包括:1.內源的製造 2.外源的攝取 3.內部的清除 4.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eceptor,LDLR)的多寡。「製造」大部分來自肝臟的合成、「攝取」則與飲食有關,「清除」則由高密度脂蛋白(HDL)負責,質量兼具的HDL可清除血管內過多的膽固醇,至於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則在肝臟表面抓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運送回肝臟裡面代謝分解。

    好或壞膽固醇的高低,有些是取決於我們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的好不好,調控代謝膽固醇的各種基因是否開始老化?以及各種脂蛋白的載脂蛋白(Apolipoprotein )基因是否有家族遺傳性變異?例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與Apo-A1 基因變異有關,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與ApoB100 基因變異有關, 除此之外,基因調控製造出來的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質與量是否兼備?有些病患整個家族都有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超高的現象,所以從簡單的早發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詢問與臨床的觀察,也能聯想到”家族性高膽固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簡稱 FH)

總膽固醇(TC)或壞膽固醇(LDL-C)過高飲食控制的新概念:

1.適當的油脂攝取

(1)可選擇富含ω-3脂肪酸(EPA,DHA)的魚類,如:秋刀魚、鮭魚、鯖魚、鮪魚、鱈魚、青花魚等,及未經油炸的豆製品來取代部分肉類。

(2)少用富含「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如:豬油、牛油、肥肉、奶油、椰子油等。

(3)改用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如:單元的苦茶油、橄欖油、芥花油,多元的大豆油、葵花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4)避免任何油炸,再好的油在高溫超過180度,也都變質成壞油;改變烹飪方式,如:清蒸、水煮、涼拌、燒、燉、滷等方式。

(5)禁用反式脂肪酸氫化的加工油

2.少吃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蟹黃、蝦卵和海鮮類等。健康年輕成年人,雞蛋的攝取每日一顆(約含260 mg)仍可接受,但有三高、腎臟疾病及其家族成員中有早發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雞蛋的攝取每週2-3顆即可。

3.限制甜食,尤其是水果、果汁、含糖飲料(含蔗糖)、蜂蜜等均含有不好的果糖(屬6碳單醣,其代謝產物會增高尿酸、產生氧化自由基、促使脂肪酸氧化,造成三酸甘油脂及肝臟內生性脂肪增加),現在的水果被改良到甜度甚高,‘’多吃水果有益健康‘’的飲食觀念,已不適用在某些特定的族群與個體身上,可能要被修正。因為醣類在人體內會變成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肝臟也會把它轉換成膽固醇而不只是吃了過多的壞油(含飽和脂肪酸)才會造成壞的膽固醇過高。油脂與醣類都會在體內消化吸收的過程中,被分解成一種雙碳化合物,進一步成為製造膽固醇的原料,所以攝取過量的含糖食品也是形成壞膽固醇及動脈粥狀硬化的幫兇。

HDL-C 與 LDL-C的計算:

     有時醫師給病患的檢驗報告並非HDL-C和LDL-C都有驗,有時只驗LDL-C , 當病患三酸甘油酯(TG)過高時醫師卻驗 HDL-C ,不管看到的檢驗是只有LDL-C還是只有HDL-C , 它們之間是可以透過計算公式大約推估的 , 公式為: HDL-C= Total cholesterol- (LDL-C) -(TG/5),不過這公式的成立是要在TG<400之下才能成立的,TG過高的病患,當大於400mg/dl時,這計算公式就不適用了!

   儘管民眾吃進食物的膽固醇沒有好壞之分,但是「量」的多寡與體內的膽固醇卻有關係。膽固醇約20%為外源性來自飲食,多數80%為內源性在人體肝臟內合成,食物的脂質在進入小腸近端,胰臟會分泌脂肪? (Lipase) ,配合膽汁提供膽鹽的協助,將之分解而釋出其中的脂肪酸(FFA),然後由肝臟合成為膽固醇。飲食控制及生活型態改變約只能降低20%的膽固醇。

   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併有下列危險因子,包括:高血壓、有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好的膽固醇(HDL-C)<40mg/dL、年齡:男性>45歲,女性>55歲或停經,以及吸菸。危險因子的多寡就會和 LDL-C的理想目標設定有關,沒有任何的危險因子時,LDL-C的目標是<190,當有一個危險因子時,LDL-C的目標為< 160,有2個危險因子時,LDL-C的目標為< 130 ,糖尿病或心臟裝有支架的病患,LDL-C的目標為< 100, 甚至更嚴格到LDL-C的目標為< 70。

   除了要採取飲食控制(少油、少糖)及生活型態改變(節酒、戒菸、多動、減重),當非藥物治療仍不能降低壞的膽固醇(LDL-C)至理想目標,此時降血脂藥物的治療則必需介入,尤其是已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更應積極嚴格控制,藥物治療期間除應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也要定期抽血追蹤,適當調整藥物劑量

第三家庭

文章導覽

Previous Post: 皮膚擦傷的處理 章蕙菁 醫師 2020/10/28
Next Post: 小兒良性頭暈 何啟温醫師 2021/01/29

More Related Articles

搭飛機耳朵”悶住”時怎麼辦 林文正醫師 2010/02/26 第三家庭
身心科看診攻略 鄭宇明醫師 2022/03/08 第三家庭
淺談帶狀疱疹(皮蛇)及疫苗 鄭詩鋒醫師 2019/03/04 第三家庭
中暑與熱衰竭 李世澤醫師 2018/08/27 第三家庭
惱人的鼻涕倒流 柯敏吉 醫師 2011/05/11 第三家庭
漫談夜間小腿抽筋 朱吉安醫師整理 2011/01/04 第三家庭

QR-Code

qrcode

RSS 陽明報報-醫師論壇 RSS

  • 111.07 楊明達 高 尿 酸 血 症 與 痛 風
  • 111.09 張正弘 失眠淺談
  • 111.11 周宏叡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 111.09 柯澐蓁 肌少症
  • 111.11 蘇惠珍 毛孔角化症

視訊區

Recent Posts

  • 全世界最有效率的心肺復甦術 李德福醫師 2013/5/16
  • 何謂生活習慣病及其預防 柯佑民醫師 2014/05/06
  • 糞便潛血檢查的重要性 周宏叡醫師 2022/11/07
  • 毛孔角化症 Keratosis pilaris 蘇惠珍醫師 2022/11/07
  • 肌少症 柯澐蓁醫師 2022/09/05

Categories

  • 協會官方介紹
  • 家醫健康會員專區
  • 社區永續發展
  • 社區關懷據點服務
  • 第三家庭
  • 自我照護
  • 醫療及家庭醫師服務
  • 陽明報報

RSS 衛福部新聞

  • 臺灣衛生福利部與瑞士日內瓦大學醫院簽署公衛及醫療合作備忘錄(MOU)
  • 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期間,食藥署署長應邀出席國際論壇,分享我國藥品短缺處理經驗
  • 食藥署啟動「 114年蛋製品稽查專案-洗選、液蛋作業查核」
  • 衛生福利部與國際醫院聯盟共創醫療永續新篇章
  • 挺台參與WHA 貝里斯衛長比喻台灣缺席如三腳椅失衡

RSS 衛福部活動

  • 第3屆全國績優社政人員選拔及表揚活動
  • 114 年度「 Check & Win 篩就贏 」抽獎活動說明。
  • 自由的旋律-從審查到開放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三次國家報告第1輪審查會議
  • 《小勇士的幸福故事》舞台劇

水平視訊-1

Copyright © 2025 一枝草 一點露.

Powered by PressBook Green WordPress the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