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覺得喉嚨卡卡的,常常咳一下清喉嚨,這裡要說的不是像感冒引起的喉嚨腫痛,而是指”長期”感覺喉部有異物感,這症狀會讓人懷疑是否喉嚨裡長了壞東西,都希望能仔細的檢查,並因此四處求醫、服藥,然而症狀卻持續存在,醫師多會告知是罹患了慢性咽喉炎。
引起慢性咽喉炎的病因:
1)長期鼻涕倒流,刺激咽喉,久了就會造成附近的淋巴組織發炎,引發喉嚨卡卡 的症狀。
2)過度使用咽喉,講話太多會造成口乾舌燥,喉嚨不適。
3)胃酸逆流,倘若胃酸逆流的高度超過下咽部甚至進入喉部,患者就會覺得喉嚨有異物感、以及聲音沙啞等現象。
4)心理因素
以上123項前驅因素可查,自我症狀明顯,患者其實比醫師更知道有沒有鼻涕倒流、有沒有過度使用咽喉、有沒有胃酸逆流、不是嗎?這些雖然的確是引起慢性咽喉炎喉嚨卡卡的原因,但肯定不是長期困擾患者,讓患者担心的原因。可是第4項心理因素,一般看診醫師實在沒足夠的問診時間,也沒足夠的學理依據驟下診斷,患者更是常無法接受!所以心理因素的論述是依本人多年看診耳鼻喉科經驗及參考一些文獻,僅供參考。
當然,醫師看診首先要惕除實質的病因如前述123項,一般來說,這些患者多為成年人,女多於男不少,且身材多清瘦,穿著多刻意,受教育多良好,說話時明顯為莫須有的事担心,主訴多為長期(斷續至少以月計)喉嚨有異物感,並或伴隨頸部有不確定的小腫塊或喉頭常很乾或常有吐不完的痰等不明確的說詞症狀,且多已看過多位醫師症狀都沒改善,經較仔細的問診看診觸診,也沒明顯的異常,如此我則傾向心理因素使然,但通常只會先告知患者沒特別問題,如再經過同樣的複診,我就會告知患者並把問題談開,還是沒改善當然就轉介心理諮商的專科醫師。
有什麼心理因素呢?我參考了一些文獻,大致分為:
- 自律神經失調
自律神經指的是無法靠人的意志,而是大腦自主管理的神經,主要控制人的呼吸、心跳、體溫及血壓,分為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交感神經像車子的油門,而副交感神經像剎車。當交感神經亢奮時,人的心跳會加快、呼吸急促、血壓上升、腸胃蠕動變慢。副交感神經的作用則是抑制,使心跳減緩、血壓降低、呼吸變慢、腸蠕動增快。
為什麼會引發自律神經失調?壓力會致使自律神經受影響,每個人幾乎都曾有過因為擔心某件事而睡不著,不停上廁所。自律神經失調在咽喉的症狀為唾液分泌的過多或過少,黏膜血管的過度擴張充血及頸部肌肉僵硬,確實會引起喉部的異樣感,不過,自律神經失調為全身性的問題,喉嚨卡卡的相對顯得微不足道。
- 焦慮症
是以反覆並持續的伴有焦急、恐慌症狀和自律神經紊亂的精神症障礙。分為廣泛性焦慮症(慢性焦慮症)和發作性驚恐狀態(急性焦慮症),又以較輕度的廣泛性焦慮症是最符合喉部有異物感的病症,其主要特徵是對許多事情過度焦慮及擔憂,患者經常會過度擔憂生活上的小事,如工作、健康、財務、家人等。
有的讀者可能會想到媽媽好像都是這樣,一天到晚擔心家裡的大小事,他們是不是也有廣泛性焦慮症?那廣泛性焦慮症不就是很常見的疾病了嗎?廣泛性焦慮症的確是很常見的精神疾病,且以女性居多(約為男性的2 倍),平均年齡約30 歲,但常擔心及碎碎唸不一定就是廣泛性焦慮症。要判斷是否為廣泛性焦慮症,首先要看是否出現符合以下六個症狀中的至少三個,而一般生活上的擔心比較不會產生這麼多的症狀:
1. 煩躁不安或感覺緊張或急切。
2. 容易疲勞。
3. 注意力不集中或腦筋一片空白。
4. 易怒。
5. 肌肉緊繃。
6. 睡眠障礙(難以入睡或保持睡眠,或煩躁不安、睡不安穩)
廣泛性焦慮症若未妥善治療,長期往往導致憂鬱症。在治療上,早期可以進行心理諮商,當疾病急性發作或惡化時,短期的抗焦慮劑治療往往是必要的,而且最好是規則的治療。國內患者往往因擔心抗焦慮劑是一種鎮靜劑,而排斥使用,此舉對疾病的控制並無多大幫助,長期的治療可以使用具抗焦慮作用的抗憂鬱劑。
結論是喉嚨老是卡卡的不要自我診斷徒然的担心焦慮,也不要一直遊走各大醫院診所,要先看耳鼻喉專科醫師,確定沒器質上的問題,就信任的配合醫師診斷和治療。